近日,泰国普吉岛威奇野生动物保护区因内部土地遭大规模非法侵占引发关注。经初步调查,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地契、利用代持人(包括泰国本地及外国公民)等方式,非法开垦保护区土地,并企图将非法占用的土地变成自己名义上的合法土地。针对相关问题,普吉府政府已迅速成立跨部门联合调查组,成员包括土地管理部门、检察机关及土地确权分委会。调查组将借助卫星影像和数字地图等技术手段,对保护区边界进行全面核查,以遏制破坏生态的行为。

普吉府议员差林蓬表示,威奇保护区内的平坦地区已成为非法开发的“重灾区”。卫星监测数据显示,部分林地已被清理,随后伪装为农业用地,这是侵占者试图获取合法土地所有权的常见手段。他指出,去年12月,普吉府副府尹曾牵头调查多个区域,发现多个涉嫌造假的地契,反映出问题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据了解,不法分子常采用“毁林—种植—申领地契”的三部曲:先砍伐原始林木,再种植短期作物,制造“长期农业使用”的假象,最终依据泰国土地相关法律中“连续使用超过10年可申请确权”的规定,试图将非法用地合法化。
据了解,不法分子常采用“毁林—种植—申领地契”的三部曲:先砍伐原始林木,再种植短期作物,制造“长期农业使用”的假象,最终依据泰国土地相关法律中“连续使用超过10年可申请确权”的规定,试图将非法用地合法化。
事实上,类似问题早在2020年便已浮现,当地有关部门曾对威奇保护区6、7、8号地块进行调查,但由于执法不力,调查最终无果。差林蓬呼吁,必须堵住法律漏洞,强化监管执法,否则生态破坏将愈演愈烈。他直言:“法律的空档和监管的缺失正在加速普吉岛生态系统的崩塌。”

作为泰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普吉岛每年接待游客逾千万人次,如何在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目前,威奇保护区周边已聚集多个高端旅游项目,带动周边土地价格飙升,非法交易屡禁不止。有执法人员向媒体透露,部分案件牵涉政商关系复杂,调查推进面临较大阻力。环保组织则警告称,如任由非法侵占行为持续发展,未来十年内,普吉岛可能失去多达15%的保护区森林,严重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