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一名女子,因不满友人的宠物狗在当地一家兽医诊所不治,就在该诊所的谷歌评价(Google review)页面留下差评,结果遭该诊所入禀法庭控告诽谤,由于女子没有出席庭审,结果被判须赔偿75万令吉(约22万8000新元)。
当地一名网民近日在社媒Facebook群组“法律与你同行”发文求助,称这是其妹妹的遭遇。
该帖文说,妹妹因不了解法律及没能力聘请律师,因此没有出庭,法官最终判决妹妹须为赔偿指控,赔偿高达75万令吉。
帖文也说,家人事后尝试与诊所和解,但对方坚持妹妹须按照判决赔偿,这令原本小康的家庭难以承担,女子的年迈父母也为此事忧心不已。
该网民说,这场官司已困扰他们一家人一年多,并询问若妹妹无法付赔偿金,之后会不会被判入狱。
该群组创办人郭伟廷律师解释,根据马国《诽谤法令》,在谷歌或社交平台发表的评论属书面诽谤,若言论指向特定对象、损害其声誉且未经证实,即可能构成诽谤。
他也说,若评论属实且有证据支持,涉事者可主张“真实抗辩”或“公平评论”作为辩护理由。
律师:答辩人缺席法庭只能按原告索赔作出裁决
他指出,一般谷歌评论案极少涉及如此高额赔偿,而这起案件之所以出现巨额裁决,是因答辩人缺席,法庭只能按原告的索赔要求作出裁决。
无论如何,他也阐明,即便无法支付赔偿金,该网民的妹妹也不会坐牢,因为这属于民事债务,非刑事处罚,但原告可申请冻结妹妹的账户、拍卖其财产或申请宣告妹妹破产。
他也提醒,当务之急是评估能否申请撤销缺席判决。
他说:“原则上,被告需在判决后30天内提出申请,但若能提出合理理由,法庭在特定情况下仍可能接纳迟来的申请。一旦判决被撤销,案件将重新审理,赔偿金额可能会大幅减少。”
他也指出,许多人误以为在谷歌、Facebook或其他社交媒体上留下负面评论,只是“说出真心话”,但实际上涉及法律责任。
他劝告民众,一旦收到律师信或不明法律文件时,务必尽快寻求法律意见,而不是选择缺席庭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