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秘书长兼国家电动汽车措施委员会秘书纳立透露,25日举行的委员会会议已通过了EV 3.0和EV 3.5措施的调整内容,以适应全球和泰国的市场形势。此次调整主要包括两大类,包括1)提高措施灵活性,跟上全球市场变化;2)防止国内产能过剩,具体如下:

1. 提高措施灵活性
(1)国产电动车注册宽限期延长1个月(EV 3.0原为2025年底、EV 3.5原为2027年底,此次均延至其次年1月),以便利年底销售车辆上牌;
(2)若车企生产延迟,财政部将暂停补贴发放直至达标,以防范生产商无法按规生产的补贴发放风险;
(3)允许EV 3.0车企把EV 3.5合作工厂纳入补偿生产范围,以提高达标概率;
(4)进口电池本地化宽限期再延6个月(至2026年6月),但在此期间,将国外电池作为生产原材料的价值比例从原来的不超过15%降低至不超过10%,以符合自由区(Free Zone)的规定,并须提交明确的本地采购计划,否则暂停补贴;
(5)明确HEV(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补贴的三大硬性条件:
– CO₂排放达标并通过ECO Sticker生态标签系统显示信息;
– 使用泰国产高/中价值HEV零部件、泰国产或组装的电池Pack、泰国产发动机(本地关键部件占比4/5或整机本地化率达40%)、设立研发中心或泰籍员工占比高于75%;
– 必须在汽车与轮胎测试、研究和创新中心(ATTRIC)完成4项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安全测试,包括车对车后固定装置、车道保持、车道偏离警告(LDW)和盲点检测(BSD)。

2. 防止产能过剩
(1)出口1辆可抵1.5辆国内补偿生产,以激励出口和防止内销产能过剩,同时延长出口证明提交期限至次年6月30日;
(2)允许已进口但尚未领补贴的车辆通过补缴差额消费税、罚金和利息的方式减少补偿生产计算所需。
此外,最新的电动汽车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1-9月,BEV(纯电汽车)注册量同比增长59%,达87,112辆;EV 3.0+3.5措施累计注册238,183辆,其中32家企业参与EV3和11家企业参与EV3.5。截至2025年10月,BOI已批复的电动汽车及相关产业项目投资总额约1,400亿泰铢,包括:
– BEV整车:21个项目,投资额404.49亿;
– 电池:54个项目,投资额794.73亿;
– 电机、逆变器等关键部件:45个项目,投资额100.02亿;
– 充电、换电设施:32个项目,投资额60.66亿。
BOI秘书长纳立表示,电动汽车已成为泰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全球HEV、PHEV、BEV需求持续暴涨,证明把泰国打造为区域及全球电动车生产出口基地的战略完全正确。此次针对EV 3.0和EV 3.5措施的调整是为了增加其灵活、同时维护国内市场稳定,更重要的是,为泰国零部件企业带来新的需求,大幅提升泰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