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缅甸食品与药物监管局(FDA)公告,国内部分药店存在违规销售过期药品及擅自配制混合药物的行为,此类行为可能引发抗药性增强、器官损伤乃至慢性代谢疾病等严重健康风险。公众若发现相关违规情况,可通过FDA官方Facebook页面及官方网站进行举报。

FDA官员在声明中指出:”尽管我们已多次警示民众避免服用药店自行调配的药物,但仍有大量消费者因追求低价或追求即时止痛效果而选择此类产品。当前违规配药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该官员强调,民众举报时需提供药品包装及购药凭证,监管部门将依法展开调查处置。
据介绍,FDA目前保持每月一次的抽查频率,但由于药店基数庞大,全面监管仍存难度。官员坦言:”尽管我们持续通过科普渠道宣导混合用药危害,但公众风险意识仍显不足。解决此问题需要全社会转变观念,而非仅依赖政府单向监管。”
经分析,当前缅甸国内药店常见混合配药主要针对感冒、发热、胃痛等常见病症,涉及五大类常见药物的“混搭”组合:止痛退热药与抗生素,含抗酸成分的胃肠药物,消炎类固醇与抗生素复方,维生素或营养补充剂(速成补药“”),抗过敏药物与消肿类的固醇。

医学专家比喻此类用药行为如同”用大炮打蚂蚁”,用大面积覆盖来治理一个小的点,短期症状缓解的代价是破坏人体免疫防线。以发热为例,它可能由疟疾、登革热、伤寒等多种不同疾病引发,需要对症下药,如果长期依赖固定配方的”感冒药”将延误原发病诊断,造成病情恶化。
以下几点常见的健康隐患请注意防范:
未经专业诊断的盲目用药:非医务人员无法评估患者病因、过敏史及用药禁忌,导致医疗风险增加。抗生素滥用危机:违规配药常含未完成疗程的抗生素剂量,加速细菌耐药性产生,滥用抗生素可能引发过敏、耐药菌滋生,更隐蔽的危害是破坏菌群平衡,甚至威胁公共健康。致命药物相互作用: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由先后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后所产生的复合效应,可使药效加强或副作用减轻,也可使药效减弱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部分药物服药后饮酒也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器官超负荷损伤:长期超剂量用药使肝肾代谢压力激增,这种情况下的急性肾衰竭案例不在少数。慢性病诱发风险:长期使用含激素类固醇药物可能引发其他的疾病或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