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当地时间4月4日20时,缅甸3月28日强震至今已造成3354人遇难,4508人受伤,另有220人失踪。

4日,世卫组织表示加大对缅甸地震灾区的应急响应力度,迄今已提供近100吨药品、医疗器械和帐篷,并协助部署当地紧急医疗队,以支援近1290万需要人道主义卫生援助的民众。同样从4日起,缅甸中部强震震后救援进入下一阶段,下步工作将以灾后疫情防控和恢复重建为主。世卫组织已向仰光运送了35吨物资,此前仰光的紧急储备为曼德勒、内比都和实皆提供了60吨的物资。根据卫生合作伙伴确定的需求,世卫组织正在采购更多救生用品,并准备在未来一周从世卫组织的物流中心空运到缅甸。更多专家已飞往缅甸,以加强世卫组织对地震应对工作的支持,包括协调紧急医疗队。

由缅甸的七个运作工作组及其下属工作小组的表示,已在曼德勒地区的四个镇区、掸邦南部的良瑞镇、勃固地区的东吁镇和克伦邦的丹当吉镇开展了快速需求评估。初步调查结果突出显示,对安全饮用水、卫生设施和卫生用品包的需求十分迫切。许多社区的供水系统受到干扰,这增加了水源性疾病的风险。在良瑞镇,初步数据显示约60%的厕所被摧毁,严重影响了卫生设施的使用,导致露天排便现象增加,这加大了急性水样腹泻的风险。
对此,社会各界正在努力建立供应安全饮用水的功能性当地市场。截至4月3日,曼德勒和内比都已有16,966人获得饮用水,5,262人获得了卫生用品包。对供水、卫生设施和卫生用品包的即时支持仍然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取水点遭到破坏且停电导致无法抽水的地区。还将加强有关急性水样腹泻的宣传,以防止疫情暴发,并确保采取足够的宣传和预防措施。
需要关注的不只是生理上的医疗服务,不少群众,尤其是儿童,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该工作小组的调查称,灾后儿童保护需求包括严重的心理社会困扰、家庭分离、无人陪伴或与家人失散的儿童、人口贩运以及不安全的移民。
3月29日,与西北地区责任区成员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以评估应对措施和需求。合作伙伴正在动员提供紧急儿童保护服务,必须认识到,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儿童保护需求将发生重大变化,在灾后2-3个月内,随着家庭继续生活在拥挤的环境中,需求将不断增加。

4月1日开始,每日中午12:00至下午5:00,多支国际医疗队在曼德勒省不同地点提供医疗服务,同时部分机构也开设了免费诊所,预计将持续开展至10日。具体安排如下:
中国医疗队驻扎于曼德勒市30街与72街、73街之间的区域;
印度医疗队则在昌妙达喜旧机场开展诊疗;俄罗斯医疗队设有两个服务点,分别位于曼德勒市68街与107街交汇处的曼达拉迪益足球场周边;不丹医疗队会在彬马那邦郎体育场周边区域设点;日本救灾队在曼德勒市政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昌埃达善镇区、71街与72街之间设立了医疗点。住在大皇宫附近帐篷里的受灾群众,不少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医疗队也派出多支巡诊小分队,走进帐篷,送医上门。

此外,曼德勒当地的医疗关怀项目,由全科医生团队在80街与39街交汇的阿拉卡(2)区域提供服务;实皆地区也在阿塔卡(2)学校院内设立了便民医疗点;山全科诊所位于兰马套漂具市比达雅15街与16街之间,为有需要的民众提供分组式医疗援助。这些举措均为了当地居民提供便捷、可及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