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 5 月, 2025
Google search engine
东南亚资讯缅甸向中资开放采矿致泰国两...

缅甸向中资开放采矿致泰国两府水质“毒”化?

5月19日,泰国清莱和清迈两府多个民间团体组织,包括社区与山区基金会、清莱府参议员登载、清莱皇太后大学社会创新学院瑟布昆博士、Mirror基金会、Living River协会、清孔保护团体,以及各商业和社区领袖等,共同出席会议,就污染控制厅检测发现的郭河、赛河、洛克河及部分湄公河水质中砷含量持续超标的解决方案进行商讨。

社区与山区基金会秘书长皮亚蓬表示,2025年5月7日,清迈检测郭河水质,发现Kaeng Khum段砷含量达0.037毫克/升,为历史最高值。同时,赛河上游距边境约2公里处持续有露天采矿作业。当地缅甸居民反映,佤邦武装允许中资企业投资采矿,对当地居民造成严重影响,且因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导致水生动物死亡,还在多个地点设立收费站向过往人员收费。

泰掸人权基金会(Shan Human Rights Foundation)近日发布的卫星图像显示,缅甸第二特区(佤邦控制区)的勐撒和勐永两个地区内,除已知的金矿外,在郭河附近至少还有两处稀土矿。若稀土矿确实存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影响。此前,缅甸克钦邦曾使用化学物质在山上熔解矿石,以提取稀土运往中国。

瑟布昆博士表示,清莱府人口超过120万,郭河盆地涉及72,000名农民,耕地面积超80,000莱。赛河和洛克河同样与大量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自2025年3月14日首次检测到郭河砷超标后,政府仅召开一次会议讨论解决方案,相关措施可能要到下一财年(2025年10月1日)才能实施。

登载表示,清莱府有两人获得过戈德曼环境奖(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她是其中之一,因此,她将努力协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跨大学网络(UniNet)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关注此事。

另一位戈德曼环境奖获得者尼瓦教授表示,自水质问题出现后,他在清莱清孔县郭河和洛克河汇入的湄公河处采集魾鱼样本,发现鱼身上出现前所未有的红色肿块。因为这种现象是从2024年底开始的,疑似与湄公河支流上游的采矿活动有关。虽然清莱清盛县的湄公河鱼类样本经检测仅发现寄生虫和细菌,仍需等待进一步检测结果,但尼瓦呼吁有关部门公开信息并将此问题列为国家议程。

经会议决定,民间团体组织决定先于5月24日在清莱举办先行活动,号召民众参与6月5日的集会,并于6月5日时,通过举牌、论坛和使用象征性缎带等表达诉求。此外,该民间团体组织还计划向中国和缅甸驻泰国大使馆提交请愿。

相关文章

留下一个答复

- Advertisment -
Google search engine
Google search engine
Google search engine

Ta的帖子